第(3/3)页 “国之不存,家将焉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若南山需征五千士卒,岩山大营亦应分担五千。” 六王爷闻言,按捺不住。 “李大人,汝意欲何为?岩山兵力仅两万,若分其半,何以护陛下周全,何以保皇城安宁?” 哼,竟打起我的算盘。 小侄啊,这是我保命的根本,勿想染指。 六王爷怒气冲天,此举在情理之中,任何人面临此景,亦会如此反应。 李安却不温不火,缓缓道来。 “六王爷莫急,岩山大营承袭先帝以来最严苛、最规范之军纪,此乃众人共识。” “此亦归功于王爷教诲有方,练兵有术。” 李安的夸赞令六王爷颇为受用,先前的怒意减退不少。 然李安接下来说的话,却意蕴深长…… 朝廷此番欲征募五万壮士,若循地方之规训之,恐历经半年亦难成战阵之士。” "欲速其效,提升新军素养,吾提议暂借岩山大营五千精锐,以助五万新兵砺剑。" "如斯,则新军可速成大器,进而援手我大梁玉门关,令北胡不敢觊觎我疆土半分。" 梁青云闻之,神往心悦,竟兴奋得起身拍案。 "李爱卿言之有理,大梁当同心协力,驱胡虏于千里之外。" 老将军刘亦挺身而出,高声道:"李将军所议正中要害,欲速援玉门,非岩山大营亲身督练不可,方能事半功倍。" 众目睽睽之下,焦点皆汇聚于六王爷一身。 六王爷岂非愚钝,此刻情势,己身犹如鱼肉,任人刀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