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 养寇自重-《重走未来路》


    第(2/3)页

    孙策到孙权的权力交接期间,宗族有异心,权臣有贰志,形势非常恶劣。孙权倘若贸然率军征战四方,胜利也就罢了,一旦惨败收场,必将演化成无法承受的全面内乱。为了保证江南数郡基业,孙权不得不主动放弃淮南三郡,任由扬州刺史刘馥招抚贼兵溃将。

    这时候,曹操与袁绍的中原大决战如火如荼,曹操间或赢得局部战术小胜利,不断阻遏袁军;袁绍则稳步推进,牢牢占据战略总优势。总体而言,曹操明显处于劣势,无暇支持刘馥趁乱进攻孙权。曹操和袁绍决出胜负之前,刘馥也不敢在南方轻启战端。

    此时此刻,和平是大家的共同目标。

    刘馥依托淮河固本,以合肥为扬州新治所,从容安抚地方武装;孙权努力维持长江防御体系,在长江之北仅仅实际兼并了沿江诸县。具体到庐江郡,魏东生站队刘馥阵营,从容扶持陆康就职庐江太守,对垒由孙策任命的庐江太守周瑜。陆康实际管辖阳泉县、蓼县、安风县、安丰县、雩娄县、六安县、灊县、龙舒县等地,周瑜实际管辖襄安县、临湖县、舒县、居巢县、皖县、寻阳县等地。

    陆康这位庐江太守,是由绝圣门遥控的傀儡。尽管魏东生没甚争霸念头,他却实质获得了半个庐江郡。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魏东生自然不会浪费北庐江郡地盘。魏东生汇总十世转生经验,结合长生种子体系影响力,有条不紊地在北庐江郡内进行军事改革和政治改革实践。混乱无序的北庐江郡,一点一滴地在魏东生手中散发勃勃生机。

    与魏东生相比,周瑜管辖的南庐江郡,却不甚乐观。

    权力就在那里,你不去抢占,就会被别人抢占。吴景和张昭扶持孙权稍稍稳定时局不久,某些官员断断续续开始攻讦周瑜“恃孙策余威恣意妄为”“隐然有不臣之心”,要求周瑜立刻回返吴郡解释清白。

    舆论霎那间把周瑜逼到两难绝境。

    经过数月时间缓冲,吴景和张昭已然建立孙权时代新秩序,军政民事各有归属。孙策刚死时候,人心未定,周瑜可以趁机督军回师吴郡,夺取辅政大权;而现在,周瑜再敢率军返回吴郡,吴景和张昭立刻视之为仇敌,集结兵马镇压周瑜。率军觐见孙权这一条路,已经堵死。

    孤身回吴郡,情理并茂向孙权请罪呢?这一条路,恐怕也不可行。孙权继位之前缺乏功名威望,纯粹以孙策恩荫统辖四方,小朝廷里充满了妥协气氛。此时此刻,孙权既没有孙策的威望,也很难如臂使指控制地方权臣。无论孙权想杀周瑜还是不想杀周瑜,一些敌视周瑜的政治派系,都能从容构陷缺乏后援的周瑜。

    周瑜到底选择哪一条路呢?

    出乎魏东生意料,周瑜竟然选择了抗命。周瑜在中央地方博弈层次全面妥协,遣使一次次向孙权表达忠诚;可在愿不愿意离开庐江郡这个关键问题,周瑜却强硬地拒绝:“臣既受命安抚庐江,安可仓促而归?”

    抗命孙权同时,周瑜一边构建防御体系,抵抗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军事讨伐;一边倾注泰半精力加强异宝营建设,任命好友鲁肃为异宝校尉,开始建设长生者势力。

    200年7月,周瑜再次孤身登门拜访魏东生。

    魏东生对孙策的离世稍稍表示歉意:“天材地宝少之又少,绝圣门委实没有3枚异宝储备。”

    周瑜心底或许怨恨魏东生,语气却仿佛并没有介意此事:“天材地宝罕见难得,异宝营搜寻三月时间都一无所获,东生兄又能有多少呢。此事是我莽撞了。也是我乍见孙伯符遇刺濒死,关切间失了理智,才向东生兄贸然索要3枚异宝。如果因为医生无法救活病人而就怨恨医生,我岂非成了东生兄口中的医闹啦?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孙伯符的霉运绝不能怪罪到东生兄身上。”

    周瑜颇有城府,魏东生无法验证这句话真假。

    不过,魏东生也不在乎真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