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灵气复苏-《从人类消失开始》


    第(2/3)页

    精气已内敛。

    李凤栖立即引此精气行走带脉,直入丹田之中,当丹田之气充足之时,意运此气过尾间、夹脊、玉枕的督脉三关,再入泥丸,顺任脉降中丹田,再降至下丹田。

    周天循环不已,脉路畅通!

    再睁开眼时,目光清澈,神情宁静,心间便似白云拂过清涧,不沾尘埃不惹悲喜,身体更是濯然一清,宛若鸿羽轻飘。

    飘飘欲仙。

    第一阶,达成!

    太虚经是一套道家心法,有三阶,但并非和修行境界一般,从低到高层层递进,而是齐头并进,第一阶的气脉周天是基础。

    吞气,养气,气行周天。

    如此循环。

    迟早有一日,能够达到心观己身眸明万物。

    实际上,李凤栖根据这些年读过的道家典藏,知道这一阶对于人类消失前的修道者来说,已是得道之人。

    人类消失前,在终南山、武夷山等道家圣地的修道者,达到这种境界者也是并不多。

    当达成第一阶后,李凤栖已可观己身,也可视一些万物。

    比如他此刻内观。

    脑海的视线里,便能清晰的看见气在体内周天的游走情况,宛若涓涓溪流,在体内气脉那张巨大的蛛网里,缓缓流动。

    收起内视神光,李凤栖抬头望远处。

    愕然。

    怎么……又起大雾了。

    大雾?!

    李凤栖猛然想起什么,当初全人类消失时,也出现过一场大雾,难道这场大雾之后,消失的人类又要回来了?

    若是以往的李凤栖,大概要欣喜若狂。

    只是经历了十年的漫长孤独,又修了一年的太虚经,李凤栖内心已有古井不波之意,见到漫天大雾,也只是喜悦盘心。

    起身欲去看看情况。

    他现在还只是刚刚入道,不能像道家高人那般,体内精气无时不刻不在大小周天运转,是以他起身之后,精气已不在运转。

    眼前的大雾骤然消失。

    李凤栖不解,旋即又气运周天,大雾再次出现在眼前。

    如此反复几次后,李凤栖恍然。

    当气运周天时,自己神光内敛可观己身,神光外放可视外物,是以看见的大雾应该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雾。

    而是……

    灵气!

    是各种小说各种电视剧中修行者不可或缺的灵气,也是自己修行太虚经时吸纳进入体内在大小周天运转的气!

    难怪自己修炼如此之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