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二,土地肥力不足。 这天下之田,分上,中,下三等。除上等良田之外,中下之田大都较为贫瘠,需要休耕轮耕,才能保证粮食产量。 是以,中下贫瘠之田,或为两年一种,或者三年两种,这种情况下,仅仅植粟尚且不够,农户如何肯去种麦呢? 为此,我便改良了沤肥之法,并向他们传授沤肥的技术,以增加土地肥力,免除大家后顾之忧。 其三,时间不够。 众所周知,这种植稼禾都是需要紧贴农时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节气必须顺势而为,不可混淆。 但偏偏,无论耕种与收获,都是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 以春耕,秋收为例,这两者若是同时进行,最少也需要两三个月之久。如此漫长的时间,若是秋收之后,在进行耕种,并种植宿麦,怕是还没等宿麦种子发芽,天气早已滴水成冰了,这么寒冷的天气,地里的麦种还不冻死在田里? 为了解决可能的缩短秋收以及耕种时间,我发明了脱粒机,改变原有以连枷拍打脱粒的方式,将谷物的脱粒时间,缩短了十多倍。因此秋收从收割到储藏仅需十几天便可。 而耕种方面,我也同样进行了一番努力,先后改良了旧犁,造出能更快耕田的新犁,又发明了耧车,加快播种的速度,将耕种时间大大缩短至半月左右。 这一整套流程走下来,种种难题迎刃而解,农户们亲眼看到了,种植宿麦并不会对他们造成不利影响,反而极为有利,自然而然,就会相信我说的话!” 随后张然又补充道:“言语千遍,不如亲眼所见!用事实说话,才是最具说服力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