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张嫣的手段-《锄清》


    第(2/3)页

    官府忙着核对岁入,今年大明重新夺回了南阳,这该解压给清廷的税赋,自然是要上缴给大明的。

    ……

    而其中最忙的,却是张嫣。

    因为朱家十几万人丁,九成九都被杀了的缘故,使得大明宗室凋零,于是很多应该有宗室出面的接待,就全部压在了张嫣这个弱女子身上。

    张嫣年近五十,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四大艳后,身上却没有多少岁月的痕迹,依旧明艳动人。

    倒是早前背着朱慈炯逃难的时候,鬓角磕绊下的伤疤,依稀可见。

    天色即将明了,张嫣却依旧在与贵妇们商谈。

    白天她实在是太忙了。

    虽然大明目前只夺下了一地,只有县城十余座。

    但是大明的旗帜,屹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前来南阳投奔之人,可不少!

    ……

    当然,这也与满清施行的是灭种除文政策有关的。

    若是换了一个王朝、哪怕满清不实行改服易发,也不会逼得汉人心念大明了。

    当然彼等这么做也不是一次两次。

    比如后世的日月粉。

    日月粉怎么来的?在四十年前,可并没有这个东西。

    就是因为某些人做得太过,在网络发展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在成长之后、在离开了象牙塔之后,逐渐在日常认知中,知道了真相,然后自发的松散个体罢了。

    可以这么说日月粉中几无学堂稚子。

    当然这是指的能够自由从手机、电脑上接触知识之外的人群。

    日月粉皆为了胸中一腔正气!!!

    ……

    明朝遗民也是如此。

    在清初刚刚入关的时候,天下百姓看待清人,无非只是一场改朝换代罢了,甚至还有“喜迎王师”的现象出现。

    但是,当剃发易服令一下,当屠绝州府的事情一出来,所有人都发现了不对。

    实际上满清并不是没有对剃发易服令做出了妥协——僧道服饰发样不改,就是满清留给明朝遗民的“围三缺一”。

    如此一来就降低了明人抵抗的烈度……

    这也是为什么明末清初的这一段历史,名人大都做了僧道的原因——因为可以保住祖宗衣冠!

    ……

    朱慈炯起兵,骤然之间夺下了南阳的事情,瞬间就传遍了天下。

    见惯了朱明王室失败的遗民,有着开阔眼界的遗民,想要继续等待,好给明廷留下最后一丝力量的遗民……有些人选择了继续等待,而距离南阳近的人,却是蜂拥而来。

    在这样的局面下,张嫣这个宗室,还是新明太后,就只得亲自出面出面了。

    王老夫人关切的看着喝了一口参汤,强行提神的张嫣:

    “太后,您该休息了,这些天您几乎都没有怎么睡,长期下去,这身体可吃不消啊!”

    张思源的妻子李氏也是劝解:“娘娘,投人那边,我们可以帮着出面接见,您的身体要紧啊!”

    张嫣摆摆手,长久的睡眠不足,让她的声音都有了些中气不足:

    “无妨,也就只剩下这些时日了,年关之前会忙碌一些,等到年后,就会松散了。”

    张嫣有些头昏脑涨,她知道这是自己熬夜太狠的缘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