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孙振仍(3)-《锄清》


    第(3/3)页

    “杀啊!”

    “杀啊!”

    ……

    漫山遍野的义军,就像是移动的绿色海洋一般,胸怀惊涛骇浪,扑向了裕州城。

    ……

    城头上的清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遇上了明晃晃的刺刀。

    “我们投降!兄弟们我们也是汉人,我们投降……”

    一个个绿营士卒,丢下了手中的武器,举起双手,跪在了地上。

    城主府,听闻城门被破,叛军已经进城的消息,裕州知州找来一根绳子,将自己挂在了屋梁上……

    而李参将,则是在家丁的簇拥下,匆忙打开裕州东门,逃之夭夭……

    ……

    南阳张李二氏打起朱三太子的旗帜,连克南阳、淅川、裕州、叶县、桐柏、泌阳诸县,甚至内乡知县更是主动投诚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周边诸省。

    卫辉府。

    一个二十来岁的武人打扮青年,跪在一个没有墓碑的大墓前。

    他的面前,是一堆还冒着火星的灰烬。

    “三爷,你知道吗?你心心念念的大明,再次有了消息,这一次听说是定王殿下,在南阳举起了大旗!”

    他手持一块灵牌,上面用鲜红的血迹,写着“故明监察御史参政孙氏讳微兰之墓”。

    此人正是淇县孙微兰的侄孙孙振仍。

    孙微兰自从辞官之后,本在家中游山玩水,哪知道——未几,国家危急,他立刻在家中修筑行宫,准备万一局势失利,也能成为皇帝的避难所。

    只可惜朝臣掣肘,他的上疏泥沉大海……

    孙微兰只好在家乡编练行伍,准备起兵勤王。

    哪知道局势崩坏的太快,清兵席卷南下。

    孙微兰几做抗争,无权无钱的他,在清兵大势之下,接连败北。

    于是,他知道隐居深山,立志此生绝不出仕伪清。

    孙家人遵守孙微兰的遗志,二十余年间,始终不再有人出仕。

    而今,已经整整二十多年过去了,孙家因为朝中无人,家业濒危……

    孙振仍正要去考一个武举,先求保住了家中的基业在说,哪知道,就听到南阳朱三太子起兵的事情。

    “三爷,我走了,您未完成的心愿,孙儿替你完成!”

    孙振仍抓起墓前一把土,塞入包袱里,然后小心的将灵位擦了擦,贴身收着。

    “保佑我,保佑大明……”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