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开发-《重生之造富年代》


    第(2/3)页

    这时刘锦慧从包里抽出一张面巾纸,折了折,用丁原的火机点燃,火苗慢慢的变大。

    把点燃的纸张放在洞口,能看出火苗明显的偏移了方向,可以确定洞里有风。

    “我*****cao,洞里有风,洞里有风!”高海言大声喊道,李泰也跟着叫道。

    李卫红听到后,照着他们的后背一人打了一下,气愤的说道:“年纪轻轻的,跟谁学的说脏话?”

    “小姨,你怎么老搞偷袭?”高海言不忿地说道。

    李卫红又打了他两下,一边打一边说道:“我教训你还用得着偷袭,啊,用得着偷袭吗?”

    高海言躲的远远的,嘴里小声地嘀咕道:“就这脾气,不怪嫁不出去!”

    “你说什么?”李卫红没听清楚,疑惑地问道。

    “我说你太好了!”高海言连忙说道。

    李卫东看着这个小洞,摸了摸洞底松软的泥土,心里有数了,估计这条大裂谷还没有彻底的打通,打通的地方就是这里了。

    以前就听老人说是通着两边的,原来没怎么在意,现在看来这个传言是真的。

    洞口不大,李卫东他们也不是来探险,自然没有往里深入的打算,到了尽头就只好往回走了。

    等走出一线天,太阳已经在头顶,也瞬间感觉到太阳的温暖。

    站在山崖下向下望去,大片的洋槐树开满了雪白的洋槐,阵阵香扑鼻而来。

    这种味道让李卫东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吃的豆扁槐饭。

    黄豆压扁碾碎,槐洗净过热水,拌一起放在锅里蒸煮,拌上蒜泥,用煎饼卷着,那味道就甭提了。

    李卫东脑海里想着,鼻子里闻着味道,嘴里的口水都多了,如果不吃上一顿总觉得是个遗憾。

    “一会到脚山脚下,咱们撸点洋槐回去,做个豆扁槐饭吃!”李卫东嘴里念叨着。

    这句话也勾起了李卫红的食欲,表示强烈的赞同。

    几人上山的时候就看到路边上,放养蜜蜂采蜜的蜂农,当时刘锦慧就提出买一些原生态的蜂蜜回去。

    下山的时候,又恰巧碰到蜂农从蜂箱里取蜜,几人觉得挺稀奇,就站在路看着。

    不是他们不想靠近,而是那嗡嗡飞的蜜蜂,让他们望而却步。

    养蜂人是一对夫妻,看年龄应该在四十岁以上,丈夫的负责从蜂箱里取出成框带蜂蜜的蜂巢,并把上面的蜜蜂抖掉,清理干净。

    没有蜜蜂的蜂巢,露出里面亮晶晶的东西,不用想就知道这是蜂蜜了。

    妻子负责把蜂巢放进摇蜜机里,用力的摇动几下,把蜂巢里的蜂蜜甩出来,然后再把蜂巢放进蜂箱里,盖上蜂箱盖。

    两人分工明确,和工厂的流水线一样,没有谁是闲着的,也没有谁特别忙,各司其职。

    而且这个工作两人正好,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这大概就是劳动人民最美的画面。

    有这种感觉的不只是李卫东,李卫红已经举着相机拍了好几张照片,甚至把女主人拍的有些害羞。

    “老板要点蜂蜜?”这时男主人稍微停顿了一下,对着李卫东几人招呼道。

    这时李卫东才知道养蜂人不是他们当地北方人,口音像是江浙一带的南方人。

    老板虽然想极力的说好普通话,但是口音依然让李卫东非常费解,直到老板重复两遍,李卫东才听明白老板的意思。

    李卫东用本地话,像普通人一样问道:“这是洋槐蜜吧,多少钱一斤呀?”

    这时女主人开口说道:“你看这满山的洋槐,肯定是正宗的槐蜜,五块钱一斤!”

    女主人的话虽然南方口音还是很重,但至少能让李卫东听明白了。

    李卫东不知道五块钱一斤,贵还是便宜,不过想到七八年前他倒腾白的时候都一块多一斤了,蜂蜜总得比白贵吧,这个价格应该也比较合适。

    “你们这有多少,都是今天取出来的吗?”李卫东问道。

    “都是今天搞出来的,都在这放着呢,大概有200多斤!”女人面带喜色指着旁边两个大铁桶说道。

    虽然不知道李卫东是什么人,但是看着这呼呼啦啦的十几口子,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