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过河先要湿鞋-《重生之造富年代》


    第(2/3)页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人口流动不大,一个外人是很难在当地立足的,虽然经历了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外人还是很难融入到当地,只有城市化到了一定的程度,本地变成了少数,才能让外地人融入进去。

    “哥,您放心,我这就带人过去,肯定没问题,现在的这几个打听的都是江浙人!”

    “嗯,你去了尽快找地方,我让陈谷他们直接把货送过去!”李卫东想了想,还是先放弃这边的市场,北方毕竟要比南方差了很多,人家都小康了,北方才刚刚温饱呢。

    出了机修厂,骑上一脚踹,跑到国厂,最近两天都是住在老丈人家的,虽然是和刘锦波住一个房间,但是还是感觉不错,近水楼台先得月,说不定哪天就向阳木为春了。

    二人走在齐州的老街道上,路边的录音机里放着被很多报纸认为是资本主义腐蚀我们的靡靡之音,一首光辉岁月让beyond彻底火爆亚洲,大街小巷到处是他们的盗版磁带。

    现在的齐州还没有开始大面积的建设,很多老房子都还在,街边的百姓依然用着院子里的井水,并没有这种老宅带来的优越感。

    “卫东,现在议论的那么厉害,真的没事吗,要不还是别干了吧,反正现在咱们挣了不少钱了?”刘锦慧一个女同志对这事都已经知道了,可见讨论的多激励了。

    “放心吧,这只是前进道路的一块垫脚石,跟本不算槛,不要怕,历史终究会选择正确的道路的,你说现在让大家再过回原来的苦日子,谁会愿意,那是开历史的倒车!”

    陈谷的车队比李卫东晚到了三天,进入市区的时候是白天,看见的人很多,议论的人也很多,在这个时候还敢光明正大的干,那恐怕是胆子大的。

    当天晚上,机修厂的仓库里,摆了好几桌,桌子上的菜虽然不多,门口烧烤炉子旁边放着很多串好的肉串,鸡翅,还有很多蔬菜。都是上好的牛羊肉,这可是专门为了迎接他们这次生意凯旋准备的。

    不只是有机修厂的宋国峰,何雨生,郑阳等人,还有后来跟着李卫东北上的陈谷、麻杆。霍锐等人,有李卫东请了保镖,司机等等。

    “刚回来的几天,就有多的熟人问我现在的生意还能不能做,会不会有变化,现在的媒体天天报道,天天讨论个体户,三资企业到底该不该存在,是不是倒买倒卖,是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弄的个体户人心惶惶的。”李卫东好似喝了不少,看到酒桌上的人脸色笑的勉强,他觉得不得不给他们打打气鼓鼓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