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3章 正规军(求收藏,求推荐,不求月票) 农历腊月十七,阳历2月1日,宜开市,交易,挂匾,登峰机修厂挂牌成立了,工商登记证书摆放的规规矩矩。 这是宋国峰专门找了先生算的最近最好的日子,本来按照李卫东计划要在年后开业的,但是宋国峰等不了。 第一次见到李卫东的时候就已经想要这么干了,现在已经晚了太久,他不想再拖下去。 他感觉到李卫东的变数太大,短短几天东北之行,让他感受到李卫东瘦弱身体的韧劲。 而且在宋国峰看来,这机修厂比倒腾货靠谱的多,风险虽然有,但是绝对不会有生命危险,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 至于名字,本来想要叫东峰机修厂,李卫东觉得太俗,最后取了个登峰,寓意一下子就发生了蜕变。 所有的手续都是宋国峰办的,地头蛇有的是办法,法定代表人也是他本人,李卫东是大股东。 按出资比例,李卫东出六千占60%,宋国峰占25%,何雨生出八百,郑阳出七百。 在维修车间里请来的两个退休的老师傅,还有总装的两个比较靠谱的年轻人,李卫东一人给两个点只能分红,这算是李卫东给的见面礼。 出资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他不参与管理,只管负责修理,但是大股东在公司里面,怎么约定都有些多余。 刘锦慧负责机修厂的会计工作,是周末会计,每周来两三次,每月给工资。 除了分红,还有工资,有保底有提成,手脚快干得好,自然拿的多,管理者宋国峰自然工资是最高的,公司不大,章程挺前卫。 这一万块钱看着挺多,但是租房子,请托关系办手续,然后再置办点家伙什,账上的结余几乎为零,年都过不好了。 如果再不开张恐怕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现在他们现在是正规军了,不能靠着一个扳手走天下了。 东郊的大马路边的一个大院子,六间大平房,对面不远处就是要筹建的高新开发区,原来是劳改队的一个库房,后来劳改队搬走了移交给地方了,这里就空置下来了。 李卫东倒是想买下来,但是人家开的价格太高了,两万多,租一个月才两百多。 他不缺这个钱,但是现在不是时候把钱投到这种见效慢的产业上,要等到拆迁恐怕得好几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