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殿试(二)-《从知否开始当文圣》


    第(2/3)页

    “故而,破题需准,要一眼看透题目背后关切的实际问题;立意需高,要站在朝廷、天下的角度思考;视野需开阔,要通盘考量,不拘于一隅。“

    “但论证必要落到实处,有根有据,有具体的施行步骤与可行性分析,切忌空谈泛论,徒引经据典而无一砖一瓦。陛下近年来,尤重实务,厌恶清流空谈,此点务必要把握精准。那些华而不实、堆砌辞藻却无实际用处的文章,最是犯忌讳。”

    盛长权凝神静听,将兄长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刻印在心,他知道,这番话语是盛长柏掏心窝子的金玉良言,是真正希望他好的肺腑之言。

    他认真点头,目光坚定:“多谢兄长悉心指点,金玉之言,振聋发聩,长权必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马车在微熹的晨光中,穿过渐渐有了吆喝声、车轮声、脚步声的街巷,最终驶近那一片巍峨肃穆、象征着天下权力核心的皇城建筑群。

    越是靠近,空气中的那份庄严肃穆便越是浓重。

    ……

    至东华门外,所有车辆均需止步。

    盛长权与兄长郑重告别,最后整理了一下因为乘车而可能产生的些许褶皱的襕衫,正了正头上的儒巾,确保全身上下无一失仪之处,随后,他深吸一口气,随着同样前来赴试、面色各异的贡士人流,步行走向那扇巍峨高耸、戒备森严的宫门。

    此时,天光已是大亮,朝阳奋力跃出地平线,将万道金芒毫不吝惜地洒向人间,尤其眷顾地笼罩着这片皇家禁地。

    金色的光芒照射在朱红的宫墙与熠熠生辉的明黄琉璃瓦上,折射出令人不敢直视的、辉煌夺目的光晕,仿佛为这皇权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

    东华门前,禁军林立,甲胄鲜明冰冷,在阳光下泛着幽光。

    他们持戟肃立,眼神锐利如鹰隼,沉默而警惕地审视着每一位通过的贡士,那股肃杀之气足以让心智不坚者腿软,礼部官员与鸿胪寺的官员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们穿着正式的官服,面色严肃,一丝不苟地核对名帖,引导贡士们按序排列,现场鸦雀无声,只有官员低沉的唱名声和贡士们谨慎的应答声。

    然而,在进入这扇象征着无上荣耀与机遇的宫门之前,还有最后一道,也是最严格的一道关卡——按例搜查。

    这时,沉重的宫门在沉闷的机括声中缓缓开启一道缝隙,走出一列面色白净、神情肃穆、身着内侍服色的人。他们步履轻捷,眼神却同样锐利,甚至带着一种宫中之人特有的、洞察细节的敏锐。

    “诸贡士听令!”为首的一名面皮白净、眼神如电、约莫四十岁上下的内侍,声音不高,却异常尖细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清晰地传到在场每一位贡士的耳中,如同冷水滴入油锅,“依序上前,接受查验!”

    “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左顾右盼,不得隐匿任何可疑之物!违者,立即剥夺殿试资格,送交有司究办!”

    语气中的严厉,让所有人心中一凛。

    搜身之制,历来极为严格,近乎苛刻,以防有人胆大包天,夹带舞弊,亵渎这最高级别的抡才大典。

    盛长权排在队列中,心如止水,面色平静地静静等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