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玄策心中泛起丝丝寒意,思及对方之态度,不禁心潮起伏。 虽两军势均力敌,若真刀真枪交锋,或许难分伯仲。 然而对方的一席话,不仅仅动摇了玄策,连带他麾下的勇士们亦被那份钦佩之情所感染。 对方那淡然的战意,无形中削弱了狼军士气。 狼军皆已从他的言中感知,敌将已是做了必死之计。 倘若硬攻,必将引发一场生死相搏。尔图心中不禁生出犹疑与不安,即便是胜利,恐怕也难以将两千铁骑,完好无损地带回故里。 且不论胜负,一旦交战,必是两败俱伤,货物又岂能完璧归赵? 此时,李安面容肃穆,目光深邃地掠过狼军与百里玄策,他沉声而言:“我生平最忌惮者,莫过于死于无名之辈之手。既然百里玄策乃是天下英雄,麾下狼军皆是豪杰,我李安亦无憾矣。诸位,我将于营地中等候,倘若尔等对我手下留情,那是看轻我矣。” 他话音落尾,即勒马而回,宛若行至山水间,漫步归来。 冯敬尧与邓玉蝉亦被李安之气度所动,同样泰然自若地跟随其后。 百里玄策目送其背影,心中翻涌着复杂情绪,欲呼之而后已。左右将领齐聚,眼中带着忧虑,对那渐行渐远的背影议论纷纷,此战之难,不言而喻。 有人感慨李安为英雄豪杰,其豁达与气魄令人赞叹。百里玄策口中尝到苦涩,心中暗自叹息,此人确真是豪迈至极,却又狂妄如疯。 即使不与己方为敌,寻个藉口缓和局面也是可行之策。两军无仇无恨,又何必赴汤蹈火,一触即发?战后胜者,亦是惨胜,得不偿失,余下之人,又岂能将这等财宝全数带走? 舔了舔干涩的唇,百里玄策心中煎熬万分,暗骂此人不似大梁国中人,其骨硬如陨铁,难道给个台阶便如此难以退让? 而在此犹豫之际,李安已回到营地之中,被金鼎阁与镖局的人马簇拥欢呼。尽管远隔一方,听不见他们的谈话声,但李安那从容不迫的态度,轻轻松松便在那凶名赫赫的鹰王狼军面前来去一遭,这般胆魄,自是赢得了这些习武之人的敬仰与钦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