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章 一人灭一国-《大唐:开局抓到李世民》


    第(2/3)页

    李世民立即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定要仔细看看,这洛阳人氏王玄策,到底有何本事。

    一位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男子阔步走来,此人身高五尺,浓眉大眼,高高的鼻梁,一副标准的国字脸,只是不知为何,脸上的胡须,明显比同龄人要浓密许多。

    李世民颇为满意的点点头,此人仪表不凡,一身粗布麻衣,让李世民更是明白,这是一位农家子。

    只要是可用之才,李世民眼下才不会管对方是何等身份和出身,农家子更好,农家子多都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之辈。

    面对考公官的询问,王玄策对答如流,王玄策自然也知道,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道关卡,一旦度过此关,人生将会得以改变。

    考核完毕,考公官翻阅王玄策的户籍,开口询问道:“汝家中,为何没有一位亲人?”

    考公官话音落地,李宽脑海里飞速运转着,没道理啊,没道理……

    王玄策不应该还有一位嫂嫂和侄子吗?虽然侄子自幼便被送入佛门,那也是亲侄子啊!

    至于王玄策的父母和兄长,史书确实找到了一丝蛛丝马迹。

    “吾年幼时,父亲和兄长被前朝抓去挖槽,修筑大运河……母亲体弱多病,嫂嫂当时已然有了身孕,无力照顾病重的母亲,没有了父亲和兄长的照顾,母亲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了……”

    “不曾想,父亲和兄长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三年后,方才在同乡人口中得知,兄长因为抗不住饥饿,夜里去伙房偷拿了两块蒸饼,一块给了父亲,一块自己吃了……”

    “就是这两块蒸饼,让家父和兄长招来杀身之祸……”

    李宽的双手握的紧紧的,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暴君和天子不作为的身上。

    “嫂嫂诞下一男婴,含辛茹苦抚养我们二人,再加上邻里乡亲的帮助,我们得以苟活到武德年间,自从贞观年间开始,生活开始有了转变,官府减免了我们的赋税,吾也可以帮助嫂嫂下地干活了……”

    “贞观四年,圣上布告天下,大力推行生儿育女之策,奖励更是丰厚的超乎想象……此时,吾已经十六岁,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

    “嫂嫂一咬牙,将侄子送入了空门,寻了一好人家嫁了,嫂嫂将彩礼悉数留给了吾,让吾好生读书,将来若是能够出人头地,将父母和兄长的坟墓,埋葬在一起……后来,嫂嫂接连生下几位男婴,朝廷的奖励都及时发放,嫂嫂每年都会送些钱粮过来……”

    听完王玄策的话,就连考公官都沉默了,更别说太子李宽和大唐天子李世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