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马屁拍的响,升官又发财-《我,孙山,科举》


    第(1/3)页

    邹知县和刘知府互夸一番后,接着下一个知县汇报。

    然而对知县甲就没那么好态度了,因为一年以来,实在没什么政绩可言。

    房子没多修几间,路没多修一条,学生也没多收几个,甚至人口都没怎么增加。

    知县甲说来说去都找不到要夸自己的话,但又不能实话实说。

    只好“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不是优点也硬要说有优点。

    低眉顺眼地对着刘知府说道:“知府大人,今年我们县比去年多交了粮食,百姓的粮仓也多了粮食。多亏有知府大人的劳心劳力,百姓今年能多吃几口饭。”

    真相其实是今年风调雨顺,于是就国泰民安。

    整个辰州府的良田都多收几斗米,交的粮税比去年多了一些。

    知县甲说治县下粮食丰收,其他县也一样丰收。

    这根本不是他的功劳,而是老天爷的功劳。

    一县长官只要不捣乱,百姓哪里需要知县指导种地。

    田地是农民的生命,农民比知县更紧张,更渴望好好种地。

    知县甲脸真大,每个县都丰收,就他单独拿出做政绩。

    啧啧,这是没业绩拼命找业绩。

    刘知府瞄了瞄知县甲,最后还是点了点头:“不错,今年地里多收不少粮食,大大地减少因为缺粮而饿死的百姓。好,实在太好了。”

    知县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刘知府这么说,证明自己今年过关了。

    就算不被评优,也会评为中上。

    哎,他们的知府大人性子还是不错,为人也和善。

    最重要实行“无为而治,得过且过”治府方针,只要不像沈知县那样太无能,都不会挨批。

    知县甲感激地看了一眼刘知府,随后大胆又安心地坐回椅子上。

    今年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

    接着知县乙陈述报告。

    知县乙倒是有话题聊,因为今年他治县多修了一条路,方便商人前往辰州府做买卖,甚至有些百姓还组队来辰州府卖土特产。

    呵呵,刘知府之前让他们回去发掘发掘所治县下有什么独特的产物。

    在保证粮田耕种的情况下,开发不一样的特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