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至,他们当初逃港的消息,并没告知他们,都是东窗事发后,组织转达的。 如今,终于能联系上了,众人心中的激动和期待,自然可想而知了。 周守成连忙在签收本上签字,接过信封。 他双手也是止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仿佛那一张薄薄的电报,有千斤重一般! “嘶!” 周守成终于撕开了信封,拿出了写有正文的电报。 他双眼飞速地扫过,而后就一屁股坐在破沙发上,目瞪口呆,眼中写满了惊恐与担忧。 “怎么了?” 见他脸色异常,赵香蓉连忙问。 周守成似乎没力气说话了,将电报递给了赵香蓉。 赵香蓉看完,也是不敢置信地道:“怎么会这样啊?这,这也太奇怪了!” 唐晓芙拿起电报,看了几眼,突然就趴在林正军的怀里哭了起来,道:“我爸妈不会出事了吧?呜呜呜,正军,我该怎么办啊!” “出事了?怎么可能!”林正军拿起电报看了起来。 电报是以唐晓芙的爷爷唐柏青回的,半文半白,有股子旧式文人的雅致。 大意是说,这几年,他从未见过唐宁诚夫妇,也从未听说过二人来港的消息。 接到周守成的电报,他也很着急,已经登报广告,并与港岛警方、宝安官方、港岛地下社团联系,让他们帮忙寻找,但目前还没有消息…… 这时候,电报费用很贵,叫译制费,每个字三分钱,这份电报足有几百字。 当然对巨富唐家来说,这点钱根本不算啥。 “我在港办工作后,也听说过宝安那边逃港的一些故事。” 赵香蓉擦了擦眼角的泪花,怔怔地看着天花板,道:“建国后的30年一直都有,如同是国内政策的晴雨表。国内形势稳定、经济复苏的时候,边境上逃港的人就少。国内形势动荡,比如1957年的强迫农民入社,三年自然灾害闹饥荒,边境上的人就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