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叠加态-《尘世诡言》


    第(2/3)页

    桌子是由分子、原子、电子组成的;电脑是由分子、原子、电子组成的;你的身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电子组成的。为什么桌子没有意识?没什么电脑没有意识?为什么你的大脑有意识?你身体里面的基本粒子(原子、电子等)和电脑的基本粒子(原子、电子等)本质上就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基本粒子的排列组合顺序不同而已,难道意识仅仅是基本粒子的不同排列组合所引起?原子、分子只要在某种特定排列组合之下就会产生意识?

    原子、电子在你的大脑中排列组合起来会产生意识,你有什么理由阻止电脑中的原子、电子不会产生意识?电脑的运算能力比人脑强,但是电脑只能按指令行事,受人控制。如果电脑的原子、分子在某种排列组合方式之下也有了意识,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人类还能主宰这个世界吗?

    你的身体是由分子、原子、电子组成的。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比如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正电荷与正电荷之间相互排斥。据人们的判断,电荷与电荷之间应该没有意识,正电荷不知道他旁边的正电荷是正电荷,它没有眼睛、没有大脑、没有仪器,他无法判断,但是它们之间就是要相互排斥。电荷之间没有意识,它们之间为什么有“排斥”这种反应特征?谁告诉他们应该排斥?

    同理,男人与女人之间要相互吸引,男人看见美女就像向她靠近;男人与男人之间要相互排斥——同性恋除外。人的大脑具有意识,他看见异性就会发生相应的反应。为什么具有意识的大脑的反应,和没有意识的电荷之间的反应如此类似?有意识的帅哥与美女之间要相互吸引;没有意识的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也要相互吸引。难道电荷之间具有意识,只是人们察觉不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电荷,安知电荷没有自己的意识?

    大自然具有四种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力、万有引力。大自然中,一切物质之间会相互反应。能否理解成: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即“万物皆灵”!如果假设人的意识强度是“1”,那么互相排斥的正电荷之间的“意识强度”也许是10的-35次方。这是随意假设的一个数据,只是为了说明万物皆有“意识”而已,只是这种意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度很弱”,科学家难以对它量化而已……

    在意识的作用下,这些物质之间发生了反应——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正因为一切物质具有意识,那么在某种特定的排列组合方式之下(比如大脑当中原子、电子的排列组合方式),原子、电子之间的微弱意识发生“共振”而加强,从而产生很强的人的意识——也就是你饿了就想吃饭,你热了就想吹空调。这种意识也让你看见上面这段文字,从而引发你大脑的思考——于是你大脑中的原子、分子又活动起来,又产生新的意识……

    杨教授和宋会琴一直讨论者薛定谔猫的生死问题,始终得不出明确的结论。助手高双波突然进入房间,汇报道:“教授,我们的魔镜房里面有动静,出现了一个女人的影像。”

    “真是不幸,可能是附近发生了车祸。”杨教授说。

    杨教授、宋会琴以及助手来到了魔镜房,只见里面有八面直径达1米的镜子,分别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八个方位排列。镜子能够照见第四维灵异空间的影像,附近一旦有出窍的灵魂,来到废弃厂区实验室周围,只要在感应范围之内,就能在镜子里面显示出来,哪个方向来的灵魂就显示在哪个方位的镜子里面。前几次附近发生了车祸,有人被撞死,灵魂出窍,镜子里就出现了死者的影像,镜子显示的方位与实际情况丝毫不差,其准确性堪比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杨教授拿出一面招魂幡,把这女人的魂魄引了进来,说:“真是对不住了,您在赶往丰都鬼城报到之前,请你百忙之中帮我们做一下实验。”

    原来,杨教授打算将这女人的魂魄附身于薛定谔猫之上,请她监测猫的死活状况。本来也可以用隐身和催眠的方法,将人的意识附在薛定谔猫身上,但这很危险,因为万一原子核衰变,诱发密室中的毒气释放,薛定谔猫和附身于猫的人都会死亡,死亡之后人的魂魄不能回来,肉身也会死亡。如果用已经死亡的人的意识和魂魄来做此实验,则不存在这种风险。

    “万一黑白无常鬼差追来寻找亡者的魂魄,怎么办?”助手问。
    第(2/3)页